-
法律服务
-
法律咨询
-
法律援助
-
免费咨询
新闻资讯
同居关系财产纠纷能否适用协议管辖?
鲁法案例【2025】423
案情简介
苏某(女方)与刘某(男方)于2023年7月开始同居生活,2024年5月订立婚约,后因双方性格不合,二人自2024年7月开始分居。2025年3月苏某与刘某达成《协议书》,约定女方将订婚时收到的10万元彩礼退还男方,因同居期间女方为购买共有房屋出资15万元、购买家具花费1万元,双方同意房屋及家具归男方所有,男方向女方支付6万元。另该《协议书》约定“若就本协议发生争议,任何一方均可向男女双方所在地或房产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现苏某向其所在地法院起诉,要求刘某按照约定向其支付6万元。刘某在提交答辩状期间,对管辖权提出异议,认为协议管辖条款无效,本案应当移送至房产所在地法院审理。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系同居关系析产纠纷。原告苏某系依双方签订的《协议书》主张刘某支付6万元,并未主张物权的确认,本案不属于不动产专属管辖纠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十四条:“当事人因同居或者在解除婚姻、收养关系后发生财产争议,约定管辖的,可以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确定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本案中,苏某与刘某同居关系解除后就相关财产问题签订的《协议书》明确约定“若就本协议发生争议,任何一方均可向男女双方所在地或房产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该约定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十条第二款“管辖协议约定两个以上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苏某选择向女方(即苏某)住所地的法院提起诉讼,符合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本院对本案具有管辖权。被告刘某不服一审裁定,提起上诉。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法官说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协议管辖仅适用于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因身份关系产生的民事纠纷不适用协议管辖。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十四条针对同居、婚姻等身份关系解除后有关财产争议约定管辖情形作出了特别规定。因同居单独就财产问题发生的争议可以适用协议管辖,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包括原告住所地、财产所在地等法院管辖。本案中,苏某以同居关系析产纠纷为案由向法院提起诉讼,《协议书》中所约定的管辖连接点,即女方住所地,与争议有实际联系,且不违反法律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合法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相关协议涉及财产性法律关系之外的其他具备明显身份属性的纠纷,则不符合民诉法解释第三十四条的适用情形,仍然需要按照一般法律规定确定管辖法院。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 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十四条 当事人因同居或者在解除婚姻、收养关系后发生财产争议,约定管辖的,可以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确定管辖。
新闻资讯仅用于公益普法,贵在分享,文章来源东昌府区法院、山东高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私信,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点击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