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企业动态新闻资讯列表

新闻资讯

酒后开启“自动驾驶”,能从轻处罚吗?

作者:网站文章发布员 时间:2025-11-26 10:32:52 分类:新闻资讯 浏览:40次

  醉酒开车,如果开启了智能自动驾驶,是不是对交通安全的危害小一些呢?一旦被查,是不是又能处罚得轻一点呢?

 

 

  一天夜里,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闫某与几位朋友聚餐饮酒。

 

  聚餐结束后,闫某本想给自己叫个代驾,可是他看了看代驾软件,价格着实是有点高。又转念一想,时间这么晚了,路上也没有什么车,加上自己新买的电动汽车有智能自动驾驶的功能,可以自动躲避障碍和保持车距,应该没有什么危险。闫某就抱着侥幸心理开车回家了。

 

  可事实证明,侥幸心理要不得。刚开到一半,闫某驾驶的车辆就遇到了民警设卡拦截检查。经检测化验,闫某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200毫克/100毫升。

 

  于是,闫某被以涉嫌危险驾驶罪刑事拘留,诉至东城区人民法院。

 

  醉酒驾驶机动车理应构成犯罪,这在如今已经是常识了。

 

  可没想到,在法庭上,闫某一方提出,整个醉驾过程中,汽车开启了智能驾驶功能。而如今,智能自动驾驶技术相对成熟,能够按照预定路线到达目的地,还能躲避障碍及时刹车。

 

  因此,闫某即使醉酒驾驶,对公共安全的危害相对较小,请求对闫某从轻判处。

 

  那么,这样的辩护理由有道理吗?如果闫某的行为社会危害性确实较小,是不是就可以从轻处罚了呢?

 

    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现有证据还无法证明闫某确实开启了自动驾驶。即使闫某启动自动驾驶功能,也不能成为对其从轻处罚的理由。所以,最终法院判决,闫某拘役3个月,并处罚金6000元。

 新闻资讯仅用于公益普法,贵在分享,文章来源中国普法、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人民网、广西普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私信,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点击通知


联系我们
  • 公司名字:贵州诚合律师事务所
  • 服务热线:18786609287
  • 传真:17785809961
  • 地址:贵阳市云岩区中华北路3号国艺大厦16楼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