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服务
-
法律咨询
-
法律援助
-
免费咨询
新闻资讯
贪便宜挣“小钱”,或成电诈帮凶!留神三种异常表现
“将银行账户借给我避税,帮我过10万元,我给你2000元。”
“信用不好也能办贷款,只需要先打进打出几笔钱做流水。”
真有这样的“好事儿”?您可千万别轻信,否则一旦“入套”您就有可能成为诈骗洗钱团伙的帮凶,甚至触犯“帮信罪”。
那么普通人如何识别“圈套”,避免沦为犯罪“工具”呢?据了解,一般来说,电诈洗钱犯罪分子在寻找“工具”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少可疑之处,洗钱犯罪的整个过程,无论是地点还是人员,都会呈现出种种反常。在此过程中,任何时间段发觉异常,您都可以及时抽身并报警。
丰台区检察院检察官郭英杰为市民梳理出几个重要警示信号:
首先是地点异常。有的约定的见面地点跨越行政区,且对方愿意为此支付“路费”;有的见面地点不停变换,先让你到达指定地点,到达地点后又要求你前往无监控、位置偏僻的小巷;还有的不告诉你最终地点,在中途派车接送。“一开始说借用一下信用卡转账,先让你从丰台坐车到密云,到了密云后又要求换乘公交车前往山区,或者开车带你到山区,然后再‘借用’你的手机和银行卡进行转账。”郭英杰举例。
其次是人员表现异常。有的人不使用常用的聊天软件,使用“加密”或“无痕”聊天软件;有的人行为举止可疑,“刻意遮挡面部,连眼睛都不让人看见,就是为了让人看不清自己的面部,并躲避监控摄像头的拍摄。”郭英杰说。
交易模式也往往存在异常。有时,帮忙“跑跑腿、帮忙取钱”就能收到上千的收益;有时对方不出现,要求你取现后把钱包好,放到指定位置;有的犯罪分子会派人全程“盯梢”。“他们担心资金被卷走,会安排人寸步不离地跟随。”
郭英杰告诉记者,有的人一开始觉得只是“挣点小钱”,此后其实已察觉异常,却因心存侥幸、禁不住利益的诱惑而未能及时止损,继续参与其中,最终沦为犯罪分子的帮凶。郭英杰提醒,任何时间段发现异常,想办法脱身或者报警都不算晚,心存侥幸、贪图便宜反倒可能让自己陷入违法犯罪的泥潭。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也在不断翻新。除了传统的银行卡,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工具也成为他们觊觎的目标。一些商户因轻信他人,将收款码出借给犯罪分子使用,最终也难逃法律制裁。
“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下也没有免费的午餐。”检察机关提醒市民:
一是要提高警惕,不轻易出借个人账户、收款码、手机卡等,找工作、兼职,不要轻信陌生人私信或街边小广告高薪招聘等信息;
二是对“高额回报”保持理性怀疑;
三是一旦发现异常,应当立刻抽身,及时报警。
新闻资讯仅用于公益普法,贵在分享,文章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普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私信,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点击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