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服务
-
法律咨询
-
法律援助
-
免费咨询
贵阳律师普法
精神病违法可以为所欲为?
河北廊坊,一起令人痛心的案件牵动人心:一名 24 岁的女幼师,下班路上竟遭连捅 13 刀,不幸离世。就在案发前,她还和妈妈念叨着要过妇女节,转眼便与亲人阴阳两隔。而凶手谢某,不仅专挑幼瘦女生下手,作案后还冷静回家洗澡、清洗凶器,其沉着程度让人不寒而栗。面对这样的行为,家属质疑 “这哪像有精神病”,也让 “精神病犯罪如何定罪” 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今天,贵州贵阳专业律师事务所就把精神病犯罪的相关法律,彻底说清楚。
一、刑法对精神病犯罪的 3 种界定,责任划分明确
刑法中,针对精神病人犯罪的责任认定,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每种情况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
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必须强制医疗。
这类情况的核心是 “发病时完全失去认知”,比如 2023 年北京的一起案件,凶手在精神病发作期间实施杀人行为,最终未被追究刑责,而是被送往精神病院接受强制医疗。
间歇性精神病人(正常状态下犯罪):需承担全部刑事责任,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结合廊坊案来看,凶手谢某作案前有明确的目标选择(专挑幼瘦女生),作案后还有销毁证据(洗凶器、洗澡)的冷静行为。如果司法鉴定认定其作案时精神状态正常,那么 “故意杀人罪” 的认定基本跑不了,而故意杀人罪的最高刑罚,就是死刑。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需承担刑事责任,但量刑时可能从轻或减轻处罚。
例如 2024 年上海的一起案件,凶手虽有精神障碍,但经鉴定作案时仍具备一定认知能力,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而非免除刑责。
二、给家属的 3 个关键行动点,维护权益不踩坑
面对此类案件,家属在悲痛之余,更要明确维权方向,这三个关键点务必牢记:
第一:对精神鉴定结果不服,立即申请重新鉴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148 条规定,只要家属对初次鉴定结果有异议,且能提供合理理由(比如凶手作案前后的反常冷静行为),就有权申请重新鉴定,且司法机关必须依法启动重新鉴定程序。廊坊案中,谢某作案前的目标筛选、作案后的证据销毁,都是反驳 “精神病发作作案” 的有力证据,家属可据此提出异议。
第二:全面保存所有证据,细节可能成为关键突破口
无论是受害者与家属的通话记录、案发现场的监控录像、凶手的行动轨迹,还是凶手作案后穿过的衣服、消费记录等,都要妥善保存。2024 年广州的一起类似案件中,正是警方和家属找到了凶手案发后的消费记录,证明其作案后思维清晰、行为正常,最终推翻了 “发病作案” 的说法,为案件定罪提供了关键支撑。
第三: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依法索赔并申请财产保全
家属可在刑事案件审理的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主张三项核心赔偿:丧葬费、医疗费(若有)、精神抚慰金。在故意杀人案件中,法院对精神抚慰金的支持金额通常在 5 万 - 10 万元之间。此外,若查明凶手有个人财产(如房产、存款等),家属需第一时间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避免凶手或其家属转移财产,导致后续赔偿无法执行。
三、法律的温度:不是宽容凶手,而是不让无辜者白死
最后,想多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法律的温度,从不是对凶手的无底线宽容,而是通过严谨的程序、明确的定罪、合理的赔偿,让每一个无辜逝去的生命都能得到告慰,让受害者家属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廊坊案中的 24 岁女幼师,本有着光明的未来,却遭此横祸,唯有让法律还她一个公道,才能让 “无辜者不白死” 的底线不被突破。
关注贵州诚合律师事务所,让我做您身边的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