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服务
-
法律咨询
-
法律援助
-
免费咨询
贵阳律师普法
快被打死了才能还手吗?
“难道非要快被打死了才能还手?”贵州贵阳律师事务所告诉您当然不是!今天就把正当防卫的四个核心误区说透,遇到危险时这样做,既能保护自己和家人,又不用担责坐牢 —— 这四种情况反击,都属于合法的正当防卫。
一、这 4 种情况反击,算正当防卫
1. 遭遇非法拘禁时的反击
曾有一位当事人被前男友锁在车内,对方威胁 “不复合就别想走”。她急中生智,先用手机录音,对着前男友明确喊出 “你这是非法限制我的人身自由”,随后用包里的钥匙砸破车窗逃跑,过程中前男友被碎玻璃划伤胳膊。最终警方认定,她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无需担责。
若你遇到被锁在房间、车内等非法拘禁场景,记住:立刻用手机录音(明确告知对方行为违法),用钥匙、包包等随身物品破窗 / 破门逃跑,即便造成对方轻伤,也无需承担责任。
2. 有人闯入住宅时的反击
2025 年起,针对 “非法侵入住宅” 的防卫规则有重大调整:无需先报警再反击,可直接采取合理措施制止。
去年就有案例:小李在家休息时,一名醉汉踹开家门强行闯入。小李当即用手机录音,对着醉汉大喊 “这是我家,你立刻出去”,随后用门口的扫把将醉汉赶出门,过程中醉汉摔倒擦破皮。最终警方认定,小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3. 公共交通上制止暴力行为的反击
2024 年上海地铁曾发生一起案件:一名乘客试图抢夺方向盘,张先生上前制止时将对方推倒,导致对方轻微骨裂。法院最终认定,张先生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遇到这类情况,记住两点:一是大声提醒 “你在危害公共安全”,让周边乘客帮忙录像;二是控制施暴者时可采用约束方式,但避免击打头部等要害部位。
4. 为保护子女进行的反击
2025 年新规明确:若对方持续殴打你的孩子,父母可适度使用武力制止。
此前有位妈妈带孩子在公园玩耍,孩子不小心碰到一名陌生男子,对方竟动手打孩子。妈妈先是大声警告 “我已经报警了,再打我孩子你后果自负”,随后冲上去推开男子护住孩子。警方最终认定,这位妈妈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二、2025 年防卫过当的 3 条红线,千万别碰!
一旦越过这些底线,很可能从 “正当防卫” 变成 “互殴”,甚至面临刑事责任:
对方已停手,仍继续追打:若施暴者已停止攻击,你却继续追打,不属于正当防卫;
使用刀具、开水等危险工具:除非面临致命威胁,否则使用这类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工具,易被认定为防卫过当;
先挑衅再还手:若你先挑衅对方(如 “有本事你打我呀”),再借机还手,会直接被认定为互殴。
三、关键证据链要留好!2025 年法院只认这 3 样
想要证明自己是正当防卫,必须及时留存以下 3 类证据:
及时报警并录音:拨打 110 时,清晰说明 “对方正在行凶”,保留报警通话记录;
24 小时内固定伤痕:若自己或家人受伤,在 24 小时内拍摄伤口照片、视频,必要时做伤情鉴定;
留存三方证人联系方式:拉住围观群众,请他们帮忙作证,并留下姓名、电话等信息,方便后续警方或法院核实。
法律从不是让我们 “站着挨打”,而是在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同时,守住 “不违法” 的底线。遇到危险时,既要果断反击,也要记得留存证据 —— 用法律武器捍卫权益,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您现在知道了吗?
关注贵州诚合律师事务所,让我做您身边的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