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服务
-
法律咨询
-
法律援助
-
免费咨询
贵阳律师普法
拆迁了,被安置人口的权益该如何保障?拆迁时被安置人口的权益怎么算?遗产又该怎么分?
拆迁了,被安置人口的权益该如何保障?拆迁时被安置人口的权益怎么算?遗产又该怎么分?贵州贵阳律师咨询事务所来告诉您吧。
根据《民法典》第1243条明确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征收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征收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
对于被安置人口来说,最核心的权益体现在两个方面——安置房的分配和货币补偿款。那怎么认定谁是被安置人口呢?这要依据当地的拆迁政策。比如在北京市,安置人口往往以原籍常住人口或实际共同居住人为基准,只要政策明确某个人享有安置权益,无论房产登记在谁名下,他都有权参与补偿分配。
王某家里有三个被安置人口。按照当地政策,他们家不仅能按宅基地面积一比一置换安置房,还能获得工程配合奖、宅基地补偿费、搬家补助费、周转补助费及期房补助费等,总金额高达308万元。关键是,这些权益的认定以村里腾退人口名册为准,每个人都有明确登记,分配比例也清清楚楚。不过,腾退协议通常只有一个被腾退人签字。要是家里因被腾退人去世产生纠纷,该怎么办呢?贵州贵阳律师事务所建议您:
第一步,确认安置人口资格和分配依据,查看拆迁协议、政策文件、安置人口名单等;
第二步,判断哪些财产属于遗产,比如王某去世后,尚未发放的拆迁款、尚未交付的安置房指标等,都可能属于遗产范畴,需依法继承;
第三步,优先协商,必要时启动诉讼。如果家属能谈妥自然最好;若分歧太大,我会协助整理证据资料,申请法院裁决,依法分配权益。
类似的纠纷中,反面案例也不少。有个客户没搞清楚拆迁政策,认为只有房本上有名字的人才能分钱,结果错把亲兄弟排除在外,兄弟一怒之下起诉,官司打了两年,拆迁款没拿到,家庭关系也破裂了。
所以,贵州贵阳民事律师事务所给大家总结几点实用技巧:
第一,政策文件一定要看清,不懂就找专业律师解读,不要只听村里传说或邻居的分配方式;
第二,安置人口资格要确认,不是谁随口说有权就有权,名单、户籍、居住记录缺一不可;
第三,分配方案先协商,能谈拢就别打官司,谈不拢也别慌,先备好证据,法律会为你撑腰。
拆迁补偿款动辄几十上百万,每一分钱的分配都有讲究。
如果你正面临类似问题,欢迎留言或私信我,我会结合你家的具体情况,帮你理清思路。
关注贵州诚合律师事务所,让我做您身边的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