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服务
-
法律咨询
-
法律援助
-
免费咨询
贵阳律师普法
恋爱半年,竟然倒贴了 4.5 万?
恋爱半年,河南女孩赵某芳竟然倒贴了 4.5 万,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她在一次偶然打车经历中认识的网约车司机,说起来令人咋舌,对方竟是个职业 “软饭男”。
这段看似浪漫的恋情,在短短半年内,给赵某芳带来了 4.5 万的花呗债务。在这段感情里,赵某芳的付出是全方位的,从日常的餐饮、住宿,到租房、打车,甚至是去酒吧消遣,她都毫不犹豫地承担了所有费用。
更令人震惊的是,后来赵某芳发现,每次男友带她去消费的场所,对方都能从中获得商家返现的提成。直到真相大白,赵某芳才意识到,自己在这段关系中不仅仅是女友,更像是男友的提款机和赚钱工具。
意识到这一切后,赵某芳试图和男友协商,希望共同承担这笔债务,但男友却选择了逃避,甚至以分手相威胁。这段感情不仅让她损失了金钱,更让她的心灵遭受了严重的伤害。
首先,我们需要探讨的是这 4.5 万花呗债务究竟属于赠予还是诈骗。贵州贵阳律师在线解答来告诉您吧。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自愿转账可以视为赠与,但如果存在欺诈行为,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如果男朋友通过虚构身份、隐瞒已婚事实或诱导消费来牟利,那可能构成了民事欺诈,赵某芳有权依照民法典的相关条款要求撤销赠与。
其次,关于平台和商家责任的问题,如果他们之间存在合谋,诱导消费者进行高额消费,那可能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可以寻求法律途径要求赔偿。而网约车平台如果对司机利用职业身份进行欺诈行为视而不见,那么也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其实,类似的悲剧并非个例。河南石家庄的薛某伪装成高富帅,骗女友透支 30 万信用卡,最终因诈骗罪被判刑;北京的李女士两年为网约车司机男友花费了 400 万,法院目前正在审理其返还请求。
这些案例都时刻在警示我们,恋爱中的异常消费可能存在法律问题。法律不保护 “恋爱脑”,但坚决打击恶意欺诈,关键在于证据,聊天记录、转账备注、商家返现协议等,都是维权的铁证。
最后,大家要记住,法律能帮你追回被骗的钱,但是追不回错付的心。我们要擦亮双眼,别让爱情成了罪犯的温床。
关注贵州诚合律师事务所,让我做您身边的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