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律师普法

当前位置: 首页 关于我们贵阳律师普法列表

贵阳律师普法

500 人的业主群里,一句 “诈骗犯”,就可能要赔 5000 块。

作者:网站文章发布员 时间:2025-08-07 15:18:02 分类:贵阳律师普法 浏览:1次

贵州贵阳法律咨询说,500 人的业主群里,一句 “诈骗犯”,就可能要赔 5000 块。

这个微信群,可不是法外之地。贵州贵阳法律顾问就带来揭秘,哪些话一出口就踩了法律的红线。

现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但言论自由不等于口无遮拦。

根据《民法典》第 1024 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权是什么呢?

就是的人格尊严和社会评价。2025年,网络名誉权纠纷增长了微信群、抖音成了重灾区。就连企业老板被骂,公司都能起诉,因为创始人的名誉和企业深度绑定。

今天,贵州贵阳法律咨询来给大家讲两个案例。

案例一:家长群造谣老师打孩子。海口有个家长,因为孩子被批评,就在班级群里发消息说老师殴打学生。结果,法院判他删帖、公开道歉,还要赔偿 5000 块。法官说,哪怕自己觉得是真的,但没有证据,这就是侵权。

案例二:自媒体抹黑科技公司创始人。有个科技公司的老板,被自媒体发文骂 “商业骗子”,公司直接起诉。最高法一锤定音:骂老板就等于骂企业。最后,涉事方赔钱、删文,还要全网道歉。

贵州贵阳免费律师咨询提醒您,记住这四类话一说就可能违法:

第一,扣帽子式的侮辱,比如 “诈骗犯”“不要脸”,哪怕发一个带侮辱性的表情包,也不行。

第二,造谣式的诽谤,虚构他人出轨、贪污等内容,哪怕 “是听说的”,也不行。

第三,扒隐私式的攻击,比如曝光他人住址、病历,或者 P 黄图等,这些都算。

第四,指桑骂槐不点名,但能让别人猜到说的是谁,照样构成侵权。

法律怎么判?贵州贵阳专业律师事务所综合分析有三个关键点:

第一,主观恶意,即故意造谣或者放任传播。

第二,客观损害,比如导致对方客户退款、粉丝脱粉等。

第三,因果关系,即骂人的话直接导致了损失。

那被侵权了该怎么办?贵州贵阳保全律师告知您,同样三步反击:

第一,证据固化,立刻录屏保存证据。

第二,平台举报,要求微信、抖音等平台删帖。平台不删,要负连带责任。

第三,法院起诉,最低的诉讼费只要 50 块。还能要求对方在原群里道歉。

需要注意的是,群主不删骂人信息,可能会一起被起诉;双方互骂,法院可能各打五十大板。

不过,正当批评不侵权,但必须基于事实。比如说,消费者真实的差评就受法律保护。

在网络时代,管住嘴才能守住底线。下次再遇到键盘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关注贵州诚合律师事务所,让我做您身边的法律援助。

联系我们
  • 公司名字:贵州诚合律师事务所
  • 服务热线:18786609287
  • 传真:17785809961
  • 地址:贵阳市云岩区中华北路3号国艺大厦16楼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