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服务
-
法律咨询
-
法律援助
-
免费咨询
贵阳婚姻普法
父母如何防范子女离婚时另一半分走财产?
您一辈子辛苦攒下的房子,说不定哪天就会在子女离婚时,被对方分走一半 ——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民法典》里写得明明白白的法律规定。尤其是 2025 年相关规则的细化,更给家产保护提了醒,今天就把 “守住家产” 的法律逻辑和实操方法说透,避免辛苦积累的财富落到 “外人” 手里,那该如何防范呢?贵州贵阳夫妻共同财产律师来告诉您吧。
一、先搞懂:哪些情况,您的家产会被 “分走”?
根据《民法典》及 2025 年新规,两类情况最容易让家产 “外流”,一定要提前警惕:
1、婚内继承默认是 “夫妻共同财产”
只要子女没离婚,其在婚姻存续期间继承的房产、存款等财产,若没有特殊约定,默认属于子女夫妻共同财产。哪怕您心里只想给子女一人,法律也会自动把配偶纳入 “共有人” 范围。
就像去年广州的张大爷,遗嘱里明明写着 “房子只给儿子”,可儿子离婚时,前儿媳凭借《民法典》第 1062 条(夫妻共同财产规定),直接分走了房子一半份额,价值足足 200 万。要是张大爷泉下有知,恐怕难以接受这样的结果。
2、子女配偶欠债,您的遗产可能被 “执行”
2025 年新规明确:就算子女婚姻稳定,若其配偶对外欠债,债权人可依据《民法典》第 1064 条(夫妻共债规则),执行子女继承财产中属于夫妻共有的那一半。也就是说,您留给子女的家产,可能会因为配偶的债务被 “连带追偿”。
二、关键一步:遗嘱里必须写对这句话,否则等于白写
想避免家产落到子女配偶或无关亲戚手里,遗嘱里一定要明确写清这句话:
“我的财产只留给子女 [姓名] 单独所有,不作为其夫妻共同财产,排除其配偶及其他非指定亲属的一切权利。”
这不是 “多余的话”,而是法律上的 “关键约定”—— 没有这句话,哪怕您口头说 “只给子女”,法律仍会按 “夫妻共同财产” 认定。同时,遗嘱的形式也有讲究,写错形式可能让遗嘱直接失效:
自书遗嘱:必须全文亲笔手写,不能有任何打印内容,最后要亲笔签名并写清年、月、日(缺一不可);
视频遗嘱:录制时需对着镜头清晰念出 “单独所有” 的核心条款,同时展示遗嘱全文,还要找2 名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邻居、同事比亲戚更合适,避免后续被质疑 “有利害关系”)。
三、2025 年 “遗嘱失效雷区”:这 3 种操作,会让家产白送
很多人以为 “写了遗嘱就万事大吉”,但 2025 年司法实践中,这 3 种操作会让遗嘱变成 “废纸”,一定要避开:
1、遗嘱只写 “给子女”,没提 “单独所有”
若遗嘱里只写 “财产给子女”,未明确排除配偶权利,子女离婚时,这份财产仍会被认定为 “夫妻共同财产”,必须分割;
2、公证遗嘱没补 “单独所有” 条款
别以为 “公证了就安全”—— 公证处仅对遗嘱的真实性公证,不会主动补充 “单独所有” 内容,没写清楚仍会按共同财产处理;
3、用 “打印遗嘱” 签名,没留手写痕迹
打印遗嘱的风险极高:若对方咬定 “签名是被迫的”“内容被篡改”,又没有全文手写的佐证,法院很可能认定遗嘱无效。就像深圳某企业家,用打印遗嘱分配家产,结果子女打了 3 年官司,最终遗嘱被认定无效,家产也没能保住。
四、终极防御:3 招锁死家产,离婚分不走、欠债追不到
若想从根本上守住家产,2025 年可参考这 3 个 “终极方法”,尤其是资产较多的家庭:
1、加 “离婚分割排除条款”
在遗嘱中明确约定:“若子女离婚,其配偶自动丧失对本财产的一切权益,财产全部归子女个人所有。” 2025 年北京已有相关判例支持该条款,能直接阻断配偶的分割请求;
2、设 “继承触发条件”
可在遗嘱中设置限制:“子女需在继承财产后 [X] 年内不离婚,方可完全获得财产所有权;若在此期间离婚,财产由孙辈继承。” 这一招能防止子女冲动离婚,同时保障家产留在直系亲属手中;
3、用 “家族信托” 兜底
若家产规模在 500 万以上,建议设立 “家族信托”:将房产、存款等资产纳入信托,指定子女为受益人,但财产所有权归信托所有。根据《信托法》第 15 条规定,就算子女离婚,配偶也分不走信托资产;若子女配偶欠债,债权人也无法追及信托内的财产 —— 这是目前最稳妥的 “家产防火墙”。
最后:爱子女是本能,守家产是本事
很多人觉得 “遗嘱是临终关怀”,其实它是人生 “最后的财富博弈”。早一点搞懂法律规则,早一步做好遗嘱约定,才能避免 “辛苦一辈子,家产给外人” 的遗憾。记住:保护家产不是 “小气”,而是用法律给子女的未来兜底,让您攒下的每一分钱,都能真正留给 “自己人”。
关注贵州诚合律师事务所,让我做您身边的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