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服务
-
法律咨询
-
法律援助
-
免费咨询
贵阳律师普法
诈骗罪的认定差异与应对方法
为何个人认为是诈骗,公安机关却不认定?为何有的骗子逍遥法外,有的却锒铛入狱?若不幸被骗,又该如何应对?贵州贵阳专业律师事务所来告诉您吧。
首先需明确,诈骗罪的认定与诈骗金额密切相关。根据 2024 年最新诈骗金额认定标准:
1、诈骗金额超 3000 元,认定为 “数额较大”,需追究刑事责任,刑期在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2、金额超 10 万元,视为 “数额巨大”,判处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
3、金额超 50 万元,认定为 “数额特别巨大”,判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
具体刑期需结合案件实际情况判定,若存在自首、重大立功、系从犯等情节,可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但基本仍在上述刑期幅度内。
部分骗子未被追究刑事责任,很大程度是因诈骗金额未达到立案标准。而公安机关不将案件认定为刑事案件,通常基于以下四点判断:
1、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行为人是否存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
3、被害人是否因上述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产生了错误认知;
4、被害人是否基于该错误认知,处分了自己的财产。
总之,诈骗罪是常见且复杂的犯罪类型,但只要把握两点,就能对其进行精准判断:一是行为人是否存在虚构事实的行为,二是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且拒不返还。
您现在记住了吗?
关注贵州诚合律师事务所,让我做您身边的法律援助。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2629号